电表改装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高中阶段我们将学习这两种表的基本原理.先从它们的本质:表头开始.
表头 是可以测量流经它的电流强度,并显示在仪表盘上的电学仪器,用符号 G 表示,电路图中用「G◯」表示.电流强度越大,指针偏转角度越大,示数越大.
表头具有以下特点:
- 表头可以认为是量程很小的电流表,可测量电路中的小电流.
- 表头的内阻用 Rg 表示,通常为几十欧到几千欧.
- 满偏电流用 Ig 表示.通常为几毫安,单位为 μA 或 mA.
- 满偏电压(两端可施加最大电压) Ug=IgRg.
虽然存在「电磁效应」使表头指针转动,但这种转动发生在电路未稳定时.电路稳定后,指针停止转动且示数无变化 ,不存在「电磁效应」,此时可以视作纯电阻电路.
利用表头和电阻的串并联,我们可以组装出合适量程的电流表和电压表.
表头的量程通常为几毫安,远小于我们需要的 0.6 A 或 3 A,因此不能直接用作常用量程电流表.
现在假设有一个 恒流电源(不同于通常的恒压电源),恒定地输出电流 I,将表头接入恒流电源.
若此时 I≫Ig,如何让流经表头的电流正好为 Ig?
注意到 并联分流,因此可以考虑在的基础上,在表头两端 并联 一个电阻 R0.
这样一来,I 就会分成两个电流:一个流经表头,电流为 Ig;一个流经 R0,电流为 I0=I−Ig.根据并联分流定律可以得出:
R0=Rg⋅I−IgIg
I 通常是 Ig 的几百倍到几千倍,因此 R0 通常为 Rg 的几百分之一到几千分之一.Rg 通常为几十欧到几千欧,可以得出 R0 是很小的.
现在考虑将恒流电源的输出电流调到任意的 I′∈(0,I].此时经过表头的电流 Ig′ 有
Ig′=I′⋅R0+RgR0
I′=I 时,上式为
Ig=I⋅R0+RgR0
对两式作比可得
IgIg′=II′
因此 ,只要表头的指针旋转角与通过电流成正比,那么表头的指针旋转角也与稳流电源的电流成正比.在表头上均匀标出 0∼I 的刻度,我们就制成了一个量程为 I 的电流表,它的内容是 R0 和表头并联的等效用电器.
设该电流表的电阻是 RA,有 RA<R0,因此 制成的电流表电阻很小.
我们将此时的电路整体串联在某个电路的某条待测导线中.因为电阻很小,近似于一根导线串联在导线中,所以电路各处电流和电压的性质基本不变,通过电流表的电流等效稳流电源的供流,因此电流表可以成功测出电流.
不过,有时题目也会考虑 RA 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后面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例子.
虽然表头是测量电流的,由于 Rg 是定值,因此表头两端电压与经过表头的电流在数学上成正比,即 Ug′∝Ig′(这里用撇是为了与量程 Ig 和最大电压 Ug 区分),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表头的示数推出表头两端电压的大小.
现在假设有一个 恒压电源,恒定地输出 U 的电压.若此时 U≫Ug,如何让流经表头的电流正好为 Ug?
注意到 串联分压,因此可以考虑在表头接入恒压电源的基础上,在表头一侧 串联 一个电阻 R0.
这样一来,U 就会分成两部分电压:表头两端电压为 Ug;R0 两端电压为 U0=U−Ug.根据串联分压定律可以得出 R0 的大小应为
R0=Rg⋅UgU−Ug
U 通常是 Ug 的十倍左右,因此 R0 通常为 Rg 的十倍左右,可以看出 R0 较大.
现在考虑将恒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调到任意的 U′∈(0,U].此时表头两端电压 Ug′ 有
Ug′=U′⋅R0+RgRg
U′=U 时,上式为
Ug=U⋅R0+RgRg
对两式作比可得
UgUg′=UU′
因此,只要表头的指针旋转角与两端电压成正比,那么表头的指针旋转角也与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成正比.在表头上均匀标出 0∼U 的刻度,我们就制成了一个量程为 U 的电压表,它的内容是 R0 和表头串联的等效用电器.
设该电流表的电阻是 RV,有 RV>R0,因此 制成的电压表电阻较大.
我们将此时的电路的两端接在电路任意两点.因为电阻较大,近似于一根中间断开的导线连接了电路的两个点,所以电路各处电流和电压的性质基本不变,电压表两端电压等效于稳压电源供压,于是可以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任意两节点的电势差(不一定像初中一样一定非要并联在一个用电器两边).
有时题目也会考虑 RV 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后面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