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量化直线方向的工具

斜率、倾斜角、方向向量之间的关系

在向量中我们学习过,一个点和一个 非零向量 可以确定一条直线,该向量称作直线的 方向向量

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一定不唯一,设 s\bm s 是直线 ll 的方向向量,则与 s\bm s 平行的所有 非零向量 都是 ll 的方向向量,与 s\bm s 不平行的向量或零向量则均不为 ll 的方向向量.

在学习直线这一节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将量化直线方向的工具在一起记忆.上面的方向向量就是我们第一个了解到的量化直线方向的工具,接下来我们再引入两个量化直线方向的工具:斜率和倾斜角.

倾斜角的定义

对于一条直线 ll,它的 倾斜角 定义如下:

  • 如果 llxx 轴相交于一点 AA,从 AA 出发,沿着 ll 的向上方向沿着 xx 轴正向 分别作出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之间的夹角 α\alpha 即为 ll 的倾斜角.这种情况下,0<α<π0 < \alpha < \pi
  • 否则,ll 要么和 xx 轴平行,要么和 xx 轴重合.此时规定 ll 的倾斜角为 00

提示:相交只包含两直线交于 恰好一点 的情况,即 重合不是相交

因此一条直线 ll 的倾斜角 α\alpha 的取值范围是 [0,π)[0, \pi)

下面给出倾斜角的示例图:

倾斜角定义示例图

上图中的 α1\alpha_1α2\alpha_2α3\alpha_3α4\alpha_4 分别是 l1l_1l2l_2l3l_3l4l_4 的倾斜角.

倾斜角是唯一的

一条直线的倾斜角只有一个,如 α3\alpha_3 的补角就不是 l3l_3 的倾斜角.

倾斜角必须是 ll向上方向xx正向 形成的夹角.

方向向量和倾斜角的关系

量化同一方向时,不同的量化方向工具之间应当具有关联.下探究任意直线 ll 的方向向量与倾斜角的关系.

ll 的一个 纵坐标非负 的方向向量 s=(x,y)\bm s = (x, y).这一定可以做到:任取 ll 的一个方向向量,若其纵坐标为负,取该向量的相反向量即可.

xx 轴正方向单位向量为 i=(1,0)\bm i = (1, 0)ll 的倾斜角为 θ\theta,根据倾斜角的定义,有

s,i=θ\la \bm s, \bm i \ra = \theta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当 x0x \ne 0 时,

tan(s,i)=yx\tan(\la \bm s, \bm i \ra ) = \df y x

可得

tanθ=yx\tan \theta = \df y x

对于 x=0x = 0 的情形,其倾斜角的正切不存在,倾斜角本身等于 π2\df \pi 2,为一条 竖直线

因此,量化同一方向时:

  • 对于 非竖直线,倾斜角的正切等于任一方向向量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
  • 对于 竖直线,倾斜角的正切不存在,任一方向向量横坐标为 00

斜率的定义

在直线倾斜角的正切存在,即直线不竖直时,称 倾斜角的正切 为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 kk 表示,即

k=tanαk = \tan\alpha

规定竖直直线斜率不存在

倾斜角总是存在的

与斜率不同,一条直线的倾斜角总是存在的.

根据斜率的定义,斜率的存在性和倾斜角的正切保持同步,而不和倾斜角保持同步.

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是显然的,因此斜率、倾斜角与方向向量三者可互化.

再联系直线任意两点的坐标

已知直线上不重合的两点的坐标,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方向也随之确定了.因此,量化方向的工具与直线上任意不重合两点的坐标应当也有联系.

对于直线 ll 上不重合两点 (x1,y1)(x_1, y_1)(x2,y2)(x_2, y_2),可导出 ll 的一个方向向量 (x,y)=(x1x2,y1y2)(x, y) = (x_1 - x_2, y_1 - y_2).这就建立了方向向量与两点坐标的联系.

因此,对于 非竖直线

k=y1y2x1x2=tanα=yxk = \df{y_1 - y_2}{x_1 - x_2} = \tan \alpha = \df y x

这个公式总结了三个量化直线方向的工具与两点坐标之间的关系,称作 斜率公式

直线非竖直 是斜率公式的重要使用前提.对于不确定是否竖直的直线,使用斜率公式前,应讨论直线是否竖直(斜率是否存在).

当然,如果题意确定了直线的斜率存在(如题目条件「直线的斜率是 22」),就不必讨论了.另外,当题目中说「直线的斜率不为 00」这种表述时,也默认题目暗指直线斜率存在.

例题 1.1

已知 ll 经过 (a,a+4)(a, a + 4)(2,2a+2)(2, 2a + 2) 两个不同的点,求 ll 的倾斜角 α\alpha

本题就是一个需要注意讨论的典型例题,如下:

例题 1.1 解答

ll 的斜率存在,有 k=tanα=(2a+2)(a+4)2a=a22ak = \tan\alpha = \df{(2a + 2) - (a + 4)}{2 - a} = \df{a - 2}{2 - a}(斜率公式).因此 k=1k = -1α=34π\alpha = \df{3}4 \pi

ll 的斜率不存在,有两点横坐标相同,即 a=2a = 2.此时两点纵坐标均为 66,即两点重合,与题意不符,舍去.

综上,α=34π\alpha = \df 3 4 \pi

方向相同的含义

根据 α[0,π)\alpha \in [0, \pi) 可知,任意实数 kk 作为斜率恰好有唯一的倾斜角 α\alpha 与之对应.

因此,l1l_1l2l_2 方向相同,等价于 α1=α2\alpha_1 = \alpha_2,等价于 k1=k2k_1 = k_2 或斜率同时不存在;等价于 s1s2\overrightarrow{s_1} \parallel \overrightarrow{s_2}

斜率量化直线方向的直观理解

根据 k=tanαk = \tan \alpha,令 α\alpha00 开始逐渐增大,有:

  • α\alpha00 无限趋近 π2\df \pi 2 的过程中,kk00 增大,无限趋近 ++\infty,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 α\alpha 跨越 π2\df \pi 2 的时候,kk++\infty 突变为 -\infty
  • α\alphaπ2\df \pi 2 到接近 π\pi 的过程中,kk-\infty 增大,趋近于 00,增长速度越来越慢.

另外,k|k| 越大,直线的方向和 yy 轴越接近,我们认为这个直线越「陡峭」.

斜率量化直线方向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可以用全体实数量化绝大部分直线方向的工具(只有竖直方向无法量化,当然读者也可以认为斜率不存在也是一种变相量化竖直方向的方式).

量化直线方向的工具题型

已知斜率值求倾斜角值

例题 2.1(建议读者先不看解答自己做)

已知直线 ll 的斜率为 tanπ7-\tan \df \pi 7,求 ll 的倾斜角.

例题 2.1 解答

相当于已知 tanα=tanπ7\tan \alpha = - \tan \df \pi 7α[0,π)\alpha \in [0, \pi),求 α\alpha

不难发现 α=π7+kπ,kZ\alpha = - \df \pi 7 + k \pi, k \in \Z,且落在 [0,π)[0, \pi) 的只有一个值 67π\df 6 7 \pi.因此答案是 67π\df 6 7 \pi

同时,有六个特殊角 π6\df \pi 6π4\df \pi 4π3\df \pi 32π3\df{2\pi}{3}3π4\df{3\pi}45π6\df{5\pi}6,请读者建立起它们和对应斜率值的映射,分别为 33\df {\sqrt 3} 3113\sqrt 33-\sqrt 31-133-\df{\sqrt 3}3

倾斜角的范围

例题 2.2(建议读者先不看解答自己做)

已知两点 A(1,5)A(-1, -5)B(3,2)B(3, -2),且一直线 ll 倾斜角为直线 ABAB 的一半,求 ll 的斜率.

例题 2.2 解答

设直线 ll 的倾斜角为 α\alpha,则直线 ABAB 的倾斜角为 2α2\alpha.根据倾斜角和两点坐标的关系,有 tan2α=5(2)13=34\tan 2\alpha = \df{-5 - (-2)}{-1 - 3} = \df 3 4,而根据斜率和倾斜角的关系,我们要求的是 tanα\tan \alpha

现在问题变成 tan2α=34\tan 2\alpha = \df 3 4tanα\tan \alpha.根据倾斜角的范围,我们有 α[0,π)\alpha \in [0, \pi)2α[0,π)2\alpha \in [0, \pi),得 α[0,π2)\alpha \in [0, \df \pi 2)

倍角公式展开 tan2α=2tanα1tan2α=34\tan 2\alpha = \df{2 \tan \alpha}{1 - \tan^2\alpha} = \df 3 4,整理得 (3tanα1)(tanα+3)=0(3\tan\alpha - 1)(\tan \alpha + 3) = 0,解得 tanα=13\tan \alpha = \df 1 3tanα=3\tan \alpha = -3

根据 α[0,π2)\alpha \in [0, \df \pi 2),有 tanα>0\tan \alpha > 0,因此 tanα=13\tan \alpha = \df 1 3.因此 ll 的斜率是 13\df 1 3

已知斜率范围求倾斜角范围

例题 2.3(建议读者先不看解答自己做)

设某直线的斜率 kk 满足 k(1,1]k \in (-1, 1],求 α\alpha 的取值范围.

例题 2.3 解答

本质是已知 tanα(1,1]\tan \alpha \in (-1, 1]α[0,π)\alpha \in [0, \pi),求 α\alpha 的取值范围.

三角函数已知函数值范围求角度范围,做法是先绘制函数图像再划线.绘制 tanα\tan \alpha[0,π)[0, \pi) 上的图像和 y=1y = 1y=1y = -1 两条线:

例题 2.3 图

不难看出落在内部的 α\alpha 的范围应是 [0,π4](34π,π)[0, \df \pi 4] \cup (\df 3 4 \pi ,\pi )

已知倾斜角范围求斜率范围

这个比已知斜率范围求倾斜角范围简单,实质上就是已知角度范围求正切函数的值域.

读者足够熟悉正切函数的话,这种问题应当毫无难度,略过.

过定点直线交于线段求斜率范围

例题 2.5.1

已知 A(2,3)A(-2, 3)B(1,1)B(1, 1)OO 为坐标系原点.过 OO 的直线 ll 与线段 ABAB 相交,求 ll 的斜率取值范围.

这种题目步骤比较固定,如下:

  • 下设直线必经点为 PP(例题 2.5.1 中这个 PP 就是坐标系原点 OO),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为 AABB
  • 分别作出 PAPAPBPB 两条直线,并算出两条直线的斜率.
  • 判断直线能取的范围是从 PAPA 逆时针扫到 PBPB 这个范围,还是能从 PBPB 逆时针扫到 PAPA 这个范围(钦定 逆时针 旋转是因为逆时针旋转时 α\alpha 增大,斜率也在分段增大,不易出错).

旋转过程中,有两个分段点需要注意:

  • 直线 逆时针 扫过与 yy 轴平行的线(称之为「竖直线」)时,斜率++\infty 突变为 -\infty,倾斜角不突变.
  • 直线 逆时针 扫过与 xx 轴平行的线(称之为「水平线」)时,倾斜角 从趋近 π\pi 突变为 00,斜率不突变.

如果求斜率范围,注意「竖直线」为分段点;如果求倾斜角范围,注意「水平线」为分段点.

例题 2.5.1 解答

根据题目画图.

例题 2.5.1 图

作出直线 OAOAOBOB.不难发现 ll 能扫过的范围是从 OBOB 逆时针扫到 OAOA 这一段,考虑其斜率变化.

计算可得 kOA=32k_{OA} = -\df32kOB=1k_{OB} = 1

OBOB 逆时针转到 OAOA,斜率的变化是先从 11 增大到 ++\infty,经过「竖直线」后突变到 -\infty,再增大到 32-\df 3 2

综上,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32][1,+](-\infty, -\df32] \cup [1, +\infty]

例题 2.5.2

已知 ll 过定点 (2,1)(2, 1),且点 A(3,0)A(3, 0)B(1,2)B(-1, 2) 位于直线 ll 的同侧,求 ll 的斜率取值范围.

例题 2.5.2 解答

根据题目画图.

例题 2.5.2 图

AABB 落在直线 ll 的同侧,等价于 ll 和线段 AB{AB} 不相交ll 的旋转范围是从 PBPB 逆时针转到 PAPA

计算斜率 kPA=1k_{PA} = -1kPB=13k_{PB} = -\df 1 3

整个过程中,斜率从 13- \df 1 3 一直增大到 ++\infty,转过竖直线后突变为 -\infty,再增大到 1-1

因此答案是 (,1)(13,+)(-\infty, -1) \cup (-\df 1 3, +\infty)(注意这里两个端点不能取,否则一个点落在直线上,不是同侧).

隐斜率

指的是形如 y1y2x1x2\df{y_1 - y_2}{x_1 - x_2} 的分式可以看成是 (x1,y1)(x_1, y_1)(x2,y2)(x_2, y_2) 连线的斜率,从而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

例题 2.6.1

已知 A(3,0)A(-3, 0)B(0,2)B(0, -2),若点 P(x,y)P(x, y) 在线段 ABAB 上,求 y2x1\df{y - 2}{x - 1} 的取值范围.

例题 2.6.1 解答

将所求转化为求 PP(1,2)(1, 2) 连线的斜率范围,则问题变成:过定点 (1,2)(1, 2) 的直线和线段 ABAB 相交,求斜率范围.

例题 2.6.1 图

这就是过定点直线交于线段求斜率范围问题了,从 QAQA 逆时针转到 QBQB 不经过竖直线,因此答案是 [12,4][\df 1 2, 4]

例题 2.6.2

已知 A(1,1)A(1,1)B(4,2)B(4, 2),若点 P(x,y)P(x, y) 在线段 ABAB 上,求 y3x\df{y}{3 - x} 的取值范围.

例题 2.6.2 解答

y3x=yx3\df{y}{3 - x} = -\df{y}{x - 3},所求可以转化为 PPQ(3,0)Q(3, 0) 连线斜率的相反数.

例题 2.6.2 图

PPQ(3,0)Q(3, 0) 连线为 ll,则 ll 的范围为从 QBQB 逆时针转到 QAQA,经过竖直线.

QBQB 到竖直线斜率从 22++\infty,从竖直线到 QAQA 斜率从 -\infty12-\df 1 2,因此斜率范围为 (,12][2,+)(-\infty, -\df 1 2] \cup [2, +\infty)

答案是斜率范围的相反数,为 (,2][12,+)(-\infty, -2] \cup [\df 1 2, +\infty)

上面这个例题中,出题人对斜率进行了变形.如果我们直接将 y3x\df{y}{3 - x} 看成斜率,结果是 (3,y)(3, y)(x,0)(x, 0) 连线的斜率,这样的信息明显难以使用.题目一般给定的 (x,y)(x, y) 都是一个现成的动点坐标,所以我们一般将所求式子变形成 (x,y)(x, y) 和某定点连线的斜率,从而解决问题.

上面出题人的变形仅仅是加了一个相反数.出题人还可以做很多变形,如:

  • 倍乘:3y+3x2=3(y+1)(x2)=3k\df{3y+3}{x - 2} = \df{3(y + 1)}{(x - 2)} = 3k
  • 倒数:2xy+1=1(y+1x2)=1k\df{2 - x}{y + 1} = - \df{1}{(\fr{y + 1}{x - 2})} = - \df 1 k(该例中还加了个负号).

事实上,分子与分母均为含 xxyy一次式分式 均可以考虑转成斜率(运用分离常数和取倒数技巧),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思想,值得注意.

直线的位置关系

刻画几何条件的意义

「刻画几何条件」,就是将一个陌生的几何条件 PP 等价 为一个容易处理的几何条件 QQ

这么做的目的是:

  • 当题目的条件中出现几何条件 PP 时,我们可以把这个条件直接等价为容易处理的几何条件 QQ,从而解决题目.
  • 当题目的结论是几何条件 PP 时,我们可以转而证明几何条件 QQ

举例说明.比如后面会学习到「AABBCC 三点共线」等价为「ABABACAC 方向相同」.这就是一个几何条件的刻画方式.那么在题目中:

  • 如果题目的条件是「AABBCC 三点共线」,我们可以把这个条件等价为「ABABACAC 方向相同」,再做题.
  • 如果题目要求证明「AABBCC 三点共线」.我们可以转而去证明「ABABACAC 方向相同」.

不同的刻画方式可能具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在后面的学习中,将会介绍很多常见的几何条件的通常最合适的刻画方式,便于读者做题的效率和正确率兼备.

平行、相交、垂直

先给出结论,对于两条可能重合的直线 l1l_1l2l_2,有如下的等价关系:

位置关系方向向量意义上的等价倾斜角意义上的等价斜率意义上的等价(要求 l1{l_1}l2{l_2} 斜率存在)
l1l2l_1 \parallel l_2a1a2\overrightarrow{a_1} \parallel \overrightarrow{a_2}
l1l_1l2l_2 不重合
α1=α2\alpha_1 = \alpha_2
l1l_1l2l_2 不重合
k1=k2k_1 = k_2
l1l_1l2l_2 不重合
l1l_1l2l_2 相交a1a2\overrightarrow{a_1} \nparallel \overrightarrow{a_2}α1α2\alpha_1 \ne \alpha_2k1k2k_1 \ne k_2
l1l2l_1 \perp l_2a1a2\overrightarrow{a_1} \perp \overrightarrow{a_2}α1α2=π2\vert\alpha_1 - \alpha_2\vert = \df \pi 2k1k2=1k_1k_2 = -1

同一行的四个条件互相等价.这些结论都可以直接使用.

k1k_1k2k_2 存在时,l1l2    k1k2=1l_1 \perp l_2 \iff k_1k_2 = -1 的证明

考虑分别提取 l1l_1l2l_2 的一个方向向量 (1,k1)(1, k_1)(1,k2)(1, k_2),有 (1,k1)(1,k2)=0(1, k_1) \cdot (1, k_2) = 0,即 k1k2+1=0k_1k_2 + 1 = 0

下面是几点说明:

  • 平行总是等价于方向相同 且不重合.这一步「平行的判重」非常重要.
  • 两直线垂直时的 α1α2=π2|\alpha_1 - \alpha_2| = \df \pi 2,只要 α1\alpha_1 唯一确定,则 α2\alpha_2 也唯一确定.具体来说,
    • α1[0,π2)\alpha_1 \in [0, \df \pi 2) 时,α2=α1+π2\alpha_2 = \alpha_1 + \df \pi 2
    • α1[π2,π)\alpha_1 \in [\df \pi 2, \pi) 时,α2=α1π2\alpha_2 = \alpha_1 - \df \pi 2

重合和三点共线

等价刻画「l1l_1l2l_2 重合」的两种方式:

  • l1l_1l2l_2 方向相同 并且 经过同一个点(一个点和一个方向确定一条直线).
  • l1l_1 的方程和 l2l_2方程等价

一种等价刻画「AABBCC 三点共线」的方式是:直线 ABAB 和直线 ACAC 的方向相同.即 从三点中的一点出发,向另外两点连线,连线方向相同与三点共线等价

证明这个刻画的等价性.如果直线 ABAB 和直线 ACAC 方向相同,则又因为它们经过同一点 BB,直线 ABABACAC 重合.那么点 BB 在直线 ABAB 上的同时,也一定在直线 ACAC 上.同时,点 AA 和点 CC 也在直线 ACAC 上,因此 AABBCC 三点共线.

而如果 AABBCC 三点共线,显然直线 ABAB 和直线 ACAC 的方向相同.所以上面的刻画等价.

不重合

先前讲到,两直线平行的一种等价刻画方式为:两直线方向相同且证明两直线不重合.两直线不重合如何进一步刻画?

要证明 l1l_1l2l_2 不重合:

  • 当方程可知,可以证明 l1l_1l2l_2 方程不等价
  • 否则,可以在两直线上各取一点连线,证明该线的方向不同于两直线中的某一条

夹角、到角和倾斜角、斜率的关系

两条直线方向向量和夹角的关系,可直接使用向量夹角的知识求解.下面讨论夹角和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并引入一个新概念:到角.

两相交直线的 夹角(两直线所成角) 的定义为:两直线所成的两对对顶角中,较小 的一对角中,其中一个的大小.

一条直线 l1l_1 到另一条相交直线 l2l_2到角 的定义为:l1l_1 沿着与 l2l_2 的唯一交点 逆时针旋转 到第一次与 l2l_2 重合时的旋转角.将 l1l_1 称作到角的 始边l2l_2 称作到角的 终边

对于平行或重合的直线,认为它们不存在夹角和到角.

  • l1l_1l2l_2 的到角为 锐角或直角 时,它就是 l1l_1l2l_2 的夹角.
  • l1l_1l2l_2 的到角为 钝角 时,它是 l1l_1l2l_2 夹角的 补角
  • 到角的范围是 (0,π)(0, \pi),而夹角的范围是 (0,π2](0, \df \pi 2]

对于任意一个角 α\alpha{β[0,π)β+kπ,kZ}\{\beta \in [0, \pi) \mid \beta + k\pi, k \in \Z\} 恰有唯一元素 β\beta,记 β=αmodπ\beta = \alpha \bmod \pi

两直线 到角倾斜角 的关系:l1l_1 倾斜角为 α\alphal1l_1l2l_2 的到角为 θ\theta,则 l2l_2 倾斜角为 (α+θ)modπ(\alpha + \theta) \bmod \pi

两直线 夹角倾斜角 的关系:l1l_1 倾斜角为 α\alphal1l_1l2l_2 的夹角为 θ\theta,则 l2l_2 的倾斜角为 (α+θ)modπ(\alpha + \theta) \bmod \pi(αθ)modπ(\alpha - \theta) \bmod \pi,对应 l1l_1l2l_2 的到角分别为 θ\thetaπθ\pi - \theta

上面是两直线到角和夹角和两直线倾斜角之间的关系,现试探究两直线到角和夹角和两直线斜率之间的关系.

l1l_1l2l_2 的到角为 θ\theta 时,我们有 θ=(α2α1)modπ\theta = (\alpha_2 - \alpha_1) \bmod \pi.当 θπ2\theta \ne \df \pi 2α1π2\alpha_1 \ne \df \pi 2α2π2\alpha_2 \ne \df \pi 2 时,有:

tanθ=tan[(α2α1)modπ]=tan(α2α1)=tanα2tanα11+tanα1tanα2=k2k11+k1k2\tan \theta = \tan[(\alpha_2 - \alpha_1) \bmod \pi] = \tan(\alpha_2 - \alpha_1) = \df{\tan \alpha_2 - \tan \alpha_1}{1 + \tan\alpha_1\tan\alpha_2} = \df{k_2 - k_1}{1 + k_1k_2}

也即 l1l_1l2l_2 的到角为 θ\theta 时,tanθ=k2k11+k1k2\tan\theta = \df{k_2 - k_1}{1 + k_1k_2}.这条结论称作 到角公式,它给出了一直线到另一直线的到角和两直线斜率的关系.注意分子上是 终边的斜率减去始边的斜率,不能反.

l1l_1l2l_2 的夹角为 θ\theta 时,l1l_1l2l_2 的到角为 θ\thetaπθ\pi - \theta.当 θπ2\theta \ne \df \pi 2α1π2\alpha_1 \ne \df \pi 2α2π2\alpha_2 \ne \df \pi 2 时,我们有 θ(0,π2)\theta \in (0, \df \pi 2),此时 tanθ>0\tan \theta > 0tan(πθ)<0\tan(\pi - \theta) < 0

  • l1l_1l2l_2 的到角为 θ\theta 时,有 tanθ=tanθ=k1k21+k1k2\tan \theta = \lv \tan \theta\rv = \lv \df{k_1 - k_2}{1 + k_1k_2}\rv
  • l1l_1l2l_2 的到角为 πθ\pi - \theta 时,有 tanθ=tan(πθ)=tan(πθ)=k1k21+k1k2\tan \theta = -\tan(\pi - \theta) = \lv \tan (\pi - \theta)\rv = \lv \df{k_1 - k_2}{1 + k_1k_2} \rv

综上 l1l_1l2l_2 的夹角为 θ\theta 时,tanθ=k1k21+k1k2\tan \theta = \lv\df{k_1 - k_2}{1 + k_1k_2}\rv.这条结论称作 夹角公式,也即到角公式上套一个绝对值,这时分子相减的顺序不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到角公式和夹角公式并不是课本上公式,不要在大题中使用.

到角公式和夹角公式的使用前提:两直线斜率均存在且夹角不为直角

直线中的位置关系题型

统一斜率原则

给定 l1l_1l2l_2 的方向信息(为方向向量、倾斜角、斜率、两点坐标中的一种),求 l1l_1l2l_2 的位置关系.

  • 如果两直线给出的方向信息为 同一种(如均为倾斜角),直接套用上面讲过的结论即可.
  • 如果 不是同一种,将两直线的方向信息都 统一成斜率 再做.这就是统一斜率原则.

为什么要选择统一成斜率?因为无论是已知了直线的方向向量,还是倾斜角,还是不重合的两点坐标,算出斜率都是很简单的.如果斜率存在,方向向量直接将坐标比一下即可,倾斜角直接正切一下即可,不重合两点坐标直接代入斜率公式即可.

而倾斜角无论是从斜率,从两点坐标,还是从方向向量,都需要一个「逆正切函数」的过程;而方向向量从倾斜角得到也必须先转成斜率.综上,统一成斜率一般是最简单的.

另外如果两直线给出的方向信息为同一种,但都是两点坐标时,也要统一成斜率做.原因很简单,并没有「直线上两点坐标」和「直线位置关系」之间关系的直接结论.

需要特别注意 平行的验重斜率不存在 两种容易遗漏的情况.

已知直线位置关系求参数

已知直线位置关系求参数,可以沿用上面的策略:将两直线的方向统一成斜率表示.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两直线的斜率表示成带参数的式子,然后再根据已知的直线位置关系列出两个斜率应该满足的式子,从而解出参数 kk

注意事项还是平行的验重和斜率公式的使用前提,判断斜率是否存在.

例题 4.2.1

已知过 A(m,1)A(m, 1)B(1,m)B(-1, m) 两点的直线 l1l_1 和过 P(1,2)P(1, 2)Q(5,0)Q(-5, 0) 两点的直线 l2l_2 平行,求 mm 的值.

例题 4.2.1 解答

l2l_2 存在斜率 k2=201(5)=13k_2 = \df{2 - 0}{1 - (-5)} = \df 1 3.因此,l1l_1 的斜率必须存在且等于 l2l_2 的斜率,即 k1=13k_1 = \df 1 3

mm 取什么值都不能使 AABB 两点重合.根据斜率公式,有 1mm(1)=13\df{1 - m}{m - (-1)} = \df 1 3,解得 m=12m = \df 1 2

现验证 m=12m = \df 1 2l1l_1l2l_2 不重合.因为 kAP=21112=2k2k_{AP} = \df{2 - 1}{1 - \df 1 2} = 2 \ne k_2,所以 l1l_1l2l_2 不重合.

例题 4.2.2

已知过 A(m,1)A(m, 1)B(1,m)B(-1, m) 两点的直线 l1l_1 和过 P(1,2)P(1, 2)Q(5,0)Q(-5, 0) 两点的直线 l2l_2 垂直,求 mm 的值.

例题 4.2.2 解答

l2l_2 存在斜率 k2=201(5)=13k_2 = \df{2 - 0}{1 - (-5)} = \df 1 3.因此,l1l2l_1 \perp l_2 等价于 l1l_1 的斜率存在且 k1k2=1k_1k_2 = -1

mm 取什么值都不能使 AABB 两点重合.根据斜率公式,有 k1=1mm(1)k_1 = \df{1 - m}{m - (-1)},于是有 1mm(1)13=1\df{1 - m}{m - (-1)} \cdot \df 1 3 = -1,解得 m=2m = -2

直线呈一定角度

例题 4.3

若正方形一条对角线所在直线斜率为 22,求该正方形两条邻边所在直线的斜率分别是多少.(填空题)

例题 4.3 不用夹角公式的解答

正方形两条邻边分别和对角线呈 π4\df \pi 4 的夹角.设对角线所在直线倾斜角为 α\alpha,根据 tanα=2\tan \alpha = 2,不难发现有 α(π4,π2)\alpha \in (\df \pi 4, \df \pi 2),因此两邻边所在直线的倾斜角分别为 απ4\alpha - \df \pi 4α+π4\alpha + \df \pi 4

现在要求两邻边所在直线的斜率,即 tan(απ4)\tan(\alpha - \df \pi 4)tan(α+π4)\tan(\alpha + \df \pi 4).以计算 tan(α+π4)\tan(\alpha + \df \pi 4) 为例,用正切和角展开为 tanα+tanπ41tanαtanπ4\df{\tan\alpha + \tan \fr \pi 4}{1 - \tan\alpha\tan\fr \pi 4},将 tanα=2\tan \alpha = 2 代入可得结果为 3-3.同理可得另外一个结果为 13\df 1 3

计算可以更快:注意到正方形两邻边垂直,其所在直线斜率互为负倒数.所以将一个直线的斜率算出来后,另一个直线斜率采负倒数即可.

例题 4.3 采用夹角公式的解答

显然所求的两直线以及对角线所在直线斜率存在,且对角线和所求直线夹角不为直角,可以使用夹角公式.

设所求直线斜率为 kk,则 kk 应当满足 2k1+2k=1\lv \df{2 - k}{1 + 2k} \rv = 1,两解分别为 3-313\df 1 3,就是所求的两直线斜率.